人格教育與修行學佛 ──《云旦嘉措》

人格教育與修行學佛 ──《云旦嘉措》PDF
 

人格教育與修行學佛


94年初開始,弟子有幸接觸到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脈,而在還沒接觸修行學佛之前的60年,弟子先將成長過程的歷史背景、求學及教學生涯中,對人格教育的學習與推展,做個簡單的概述,以便跟最近六年來修行學佛的體驗做個比較。

弟子於民國32年出生在濁水溪北岸,八卦山支脈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,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,34年台灣光復,結束被日本統治50年而回歸中華民國。在戰爭末期和光復初期,經濟困頓,百業蕭條,物資極端缺乏,人民的基本需求食衣住行育樂,水準相當低落。弟子家有六個小孩,在艱苦的環境中媽媽還很重視生活教育,常以我爸爸三歲就失去母親,在逆境中努力學習,奮發向上的例子激勵我們,教我們要認份認清本份,要腳踏實地,不可站在這邊山看那邊山更高,其他像禮貌、勤勉、節儉等等生活細節,都會要求遵守,還要實踐力行。每天早晨起床,每個大一點的小孩都有分配好的固定家事要做,有的打掃室內房間,有的掃外庭,有的餵雞、鴨、鵝,有的養豬,課餘也會幫忙其他家事,從幼年開始,就培養認份與守規的習性。

到了高中以後,當時鄉下人讀高中以上的並不多,所以很珍惜能有讀書的機會,課餘之暇喜歡看些青年勵志文集,修養叢書,人生理念的探討等書刊,邊看邊激勵自己,檢視自己的缺失,有則改進,無則嘉勉。而在工作職場上,32年都在高中、高職任教,教育界對教師的要求最直接的就是要把任教的科目教好,要以身作則,做學生的表率等等。

依照教材教法,每個教學課程內容的學習可分三大領域:1.主學習(知識)2.副學習(技能)3.輔學習(情意),而在升學壓力之下,家長和老師多偏向急功利近,只重視學生的分數。因此老師只好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灌輸,而忽略課程內涵對正面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啟發,因為這個情意領域考試不考。但根據教育統計,一個人的成功與否,人格特質佔85%,專業知識、技能佔15%。因為有正向的人格特質才會有融和的人群互動,才有堅忍的毅力面對變化多端的社會百態。

在任教的學校,曾與一位很重視人格教育的劉智校長共事8年,他常勉勵全校老師不只要當經師,還要當人師。他說如果一個老師把任教的科目都讓學生考高分,還不算是個好老師,還要適時利用機會教育,給予學生人格的教化,激發品德情操,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實踐的行為,才是兼具經師和人師的好老師。弟子對這個教育理念深表贊同,並以此做為教學奉行的標竿。除所任教的英文科之外,因興趣和希望從教學中學習,曾申請教過商業禮儀和人際關係兩門課程。

民國76年劉校長由於多年來推展人格教育成效優良,學校被教育廳指定辦理全省高職職業道德教育觀摩會,有很多觀摩項目,全省各公私立高職都須派老師參加。當時弟子兼任教務處的行政工作,負責辦理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各科教學的部分,協調十種不同科目的十位教師擔任教學示範。每學期在擬定教務計畫時也會和實習處及訓導處協商,將人格教育列入教學重心工作之一,並配合辦理相關活動。

這些是還沒學到如來正法前,個人很想學習也曾在工作上參與推展的人格教育部份,但真正力行在行持上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,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,而且也不可以自己的舊知識為標準,將新來的知識拒之於門外,成為學習新知識的障礙,所以必須隨時學習更新。

94年初因緣合和接觸到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脈,經由共修、恭聞法音、研讀論著而步入修行學佛,學到一些正確的佛學入門知見,譬如: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,日常生活中,行為、語言、思維都要符合修行人的行持。學佛就是要學佛的佛教、學佛的佛學、學佛的佛法,三位一體,才是勝義的佛門弟子。修行學佛,行在前,法在後,行不修,法亦無法修,法與行結合起來才叫做修行學佛。

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從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,逐漸體會到佛學的浩瀚偉大,人格道德只是修行學佛的基礎,學校的人格教育沒有宗教色彩,但所講的內容也離不開五戒中的四戒(沒講不殺生),十善中的九善(沒講不殺生而行放生),慈悲喜捨強調應用在待人處事的部份,但沒有佛學中要把四種心發大宏願到無量的功德,願一切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等四大宏願那麼超凡的境界。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人格教育是強調培養明辨是非善惡,多做好事,遠離壞事。遠不如三聚淨戒攝律儀戒、攝善法戒、攝眾生戒,那麼明確的戒律。行善的最高層次是如四書中大學之道所提到的抽象目標止於至善,而非佛學中所提修行人的身、口、意要與佛菩薩相應,要符合佛菩薩所要求的具體目標。不做壞事一般是以不做違法的事為基準,但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,凡人世界的道德標準是界定在做個好人為目標。而佛法教凡人要先變成行人,再轉化為聖人,由凡入聖一系列非常嚴謹的修練歷程,發大悲菩提心行,利益一切眾生的修行次第,更有循序漸進的八基正見,雙運七支菩提心可資遵循。

修行的根基要先打好,沒有穩固的根基,要修更高深的佛法,猶如緣木求魚,入山求珠,縹緲無實。所以修行必先落實到生活中去,才不會成為空談諦道。也就是說把佛陀的教戒,依教奉行於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當中,但後人編造出來的旁門左道、怪力亂神以及巧作詐騙等負面的人格,都與佛陀的教戒相違背,都不是修行人生活佛法化的範疇。 佛陀師爺的法音也有開示:「自己的人格徹底圓滿才能成聖格,菩提心才能提得起。」

嘎堵仁波且師父教導我們要多恭聞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,因為每一盤法音都是至高無上的正法,是濃縮三藏十二部精華中的精華。由於 佛陀師爺說法的對象、時間、地點不同,法義的開示用字、遣詞、舉例也各有不同,從恭聞多重、反覆的說法中,可以更加領悟甚深微妙的法義,其他的論著亦須經常恭讀,師父所傳的法要常做功課,只有依教奉行,才會受用,因為佛法是騙不來的。弟子把這些都時時惕厲自己,反躬自省,一有偏失懈怠,立即懺悔改進。但因累劫業力深重,至今仍處凡夫層次,必須更加精進,知行合一,虔誠地依教奉行。

除了每個人修行學佛的精進之外,一個團體佛堂氣氛的營造,也很重要。因為一個佛堂要能充分利用,引進更多人學習如來正法,團體必須和諧,而且每個組成分子對團體要有向心力,對團體的目標的運作要能認同,彼此之間要能遵照 佛陀師爺法音的開示,以最真誠最和善的心對待每一個同學,相互關懷,有事、有病要相互扶持。但不可拉幫結派,搞小圈圈。舊同學要協助新同學,讓新同學儘快適應,沒有被冷落而是有被尊重的感覺,新同學也要常來聞法,早點建立正確的知見。新舊同學除師父主持的共修之外,其他場的共修也盼能抽空參加,共同學習,共修完畢若沒急事就留下來喝個茶,互動溝通,團體才能融合在一起。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,是要從最親近的家人、親戚、朋友、師兄師姐做起,逐漸擴及到廣大的人群、眾生。否則連身邊的人都沒做到,而奢談願諸眾生如何如何,這只是在唸誦文字,沒有真正發心、沒有實踐,幾年已經過去或往後再過幾年,依然不會有受用。

修行學佛沒有時間性,而是恆久長遠的發願與行持,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,或者說由眾生輪迴的世界到聖人解脫佛境,方向已定,又有 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、論著的指引,嗄堵仁波且師父的帶領,而途中的修練工夫,還是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的真修行,加上同學們之間的相互打氣,相互扶持,也可助長精進,擺脫懈怠,減輕千山我獨行的落寞感。期盼有緣眾生把握千載難逢的法緣,認真修行學佛,早日成就,早證菩提,誠摯願與所有有緣人相互共勉,阿彌陀佛。


虔誠的佛弟子

云旦嘉措  合十

2011421


TOP